订阅
车牌识别系统 https://www.rfdkj.com 既然和谈遥遥无期,俄罗斯倒不如选择让这场战事早日分出结果,这也是结束冲突的一种手段。据央视报道,乌克兰又迎来了新一波大规模导弹打击。俄空天军和导弹部队精准打击了苏梅、哈尔科夫、切尔卡瑟、波尔塔瓦和基辅等地的目标。不出意外的话,乌境内各类基础性设施仍是俄军的主要打击目标。乌克兰大型能源企业DTEK公司已发出警告:基辅将出现非计划性停电。 乌境内基础设施遭导弹打击爆炸 说起停电类型,一般可分为计划停电、临时停电、故障停电和非计划停电这四种。其中的非计划停电指的就是停电前无预警,且无法保证何时能恢复供电,甚至可能永远无法恢复供电的停电方式。也就是说,即便基辅“贵为”乌克兰首都,也可能无法再获得电力供应保障了。 俄军吊装“伊斯坎德尔”导弹 面对俄方的“以打促和”手段,一些人或许感到不以为然,认为这种方法或不会对乌克兰起什么效果,原因大概有三点: 乌总统泽连斯基延长战时状态 一则,乌克兰已经适应了紧张的战时节奏。泽连斯基政府之前宣布,将再度延长战时状态和全面动员令,日期截至2023年2月。与此同时,来自美国、德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的防空导弹等装备,开始加速在乌克兰各地部署,这些都可能削弱俄方导弹打击的效果。 乌境内遭导弹打击 二则,俄军反复针对民用设施发动空袭,在国际形象上未免不太好看。西方国家本就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的打压,国际舆论更是不会漏掉的一块阵地,俄军的战术选择极可能让俄罗斯在国际舆论领域遭到更大的围堵。 乌克兰民间军事训练 三则,这可能会激起乌克兰人更强的反俄情绪。在俄军的持续性打击下,不排除会有更多的乌克兰人生出愈发强烈的反抗意志。 攻入巴格达的美军 然而,这些就能说明俄罗斯的战术打法是徒劳的吗?恐怕未必。要知道,在现代战争中,针对敌国民用基础设施的打击和破坏,乃是最基本的战术选择之一。无论是当年北约空袭南联盟,还是美英联军攻占伊拉克首都巴格达,对电力、供水、交通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打击都是最优先选项。即便可能遭到国际舆论的指责,这些国家的军事动作和决心都不会有丝毫动摇。 泽连斯基视察慰问部队 况且,即便很多乌克兰百姓已经适应了危险而紧张的战时状态,乃至对俄军的行动倍感愤怒,但习惯了现代社会生存条件的人,一夜间回到缺电、缺水和通讯不畅的“原始环境”下,依旧会感到不便。若这种状态长期持续下去,乌国百姓的厌战情绪和疲惫感反而可能会占上风,进而将压力转到泽连斯基政府的身上,即呼吁政府早日与俄罗斯停火。 俄军发挥空中优势打击目标 所以说,轻易认定俄军的打击行动无效,显然还是过于草率了。不论如何,受罪的一方是乌克兰,让这个国家彻底沦为战场,乃至最终被打到再无反抗意志,或许也是普京政府对结束俄乌冲突的一种选择。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