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福利影视在线看最火影视 https://www.fuliys.org 来源:微信公众号:教师E家(ID:edu589) 大家好,我是小E。 在很多人眼中,教师是一份十分清闲的工作。 一个星期上五天班,一天上两节课,一份教案用到老,不用风吹日晒,不用末位淘汰,还有寒暑假、单位福利、高薪地位。 但事实上,教师的苦与累却没人愿意关注。 工作时间越来越长,教学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,家校矛盾越演越烈,教师地位越来越低,一线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,已经积劳成疾。 呼吁为孩子减负的同时,为何不先为教师减负? 保障教育质量的同时,为何不先保障教师的休息权? 幸好,这一次终于传来好消息了! 教师“弹性工作制” 即将全面推行! 8月26日,安徽省铜陵市教体局印发《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》。 不仅规范了全市中小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,还明确了全面推行教师“弹性上下班制”。 通知指出: 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、完善办法,今年秋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行教师“弹性上下班制”。学校要统筹安排好教师的教育教学、教研、课后服务及作息时间,合理引导调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。 以上下班时间的“弹”, 促进教师负担的“减”, 实现课堂效益的“增”, 这就是实施教师“弹性上下班制”的最大意义! 不得不说,安徽铜陵这一个“教改先锋”值得大赞特赞! 目前,国内多地开始推行“弹性上下班制”,包括北京、宁波、内蒙古、浙江衢州、成都等地,都已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。 不少地方教育部门还落实了“双减假”,即每周除了周末双休外,周中再给老师额外安排半天假期,让老师自由支配。 这一消息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烈响应: “赶快落实吧,受不了现在上班弹早,下班弹晚了!” “支持,希望全国推广,让所有教师都能享受到教改的幸福!” “双减”实施后 老师的辛苦要被看到 “双减”政策实施了一年,教育改革的成效十分显著。 一是校外教培机构得到了彻底的整顿,大部分学生能够免于课外补课之苦; 二是校内的作业负担和考试次数少了,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和负担大大减轻。 但与此同时,教师的负担却明显增加。 一份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问卷显示—— “双减”后,教师工作最大变化是:时间延长、压力变大。 一名小学五年级班主任表示: 学校要求老师早上7点半到校,一直到晚上6点放学,加上课后延迟服务,一天在学校待10多个小时,基本没时间休息。老师除了上课外,还要备课、改作业、改卷子、写材料等等,不得不说“双减”后老师的工作任务变得很重很重。 一名初中二年级数学教师表示: 现在的学校都是唯分数论、唯升学率,每次开会都强调“学生的成绩就是学校的生命线”,给老师制造了很大压力。既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,又要求老师提升教育质量(成绩),试问老师连备课的时间都没有,该如何提升质量? “双减”后,老师的辛苦与压力要被看见。 不把老师们从杂事中解放出来,“双减”就是一场空! 教师是高度自觉的群体 不应戴着镣铐跳舞 每个老师,都在戴着镣铐跳舞。 他们站在教育改革的一线,承担了大部分问题、大部分矛盾、大部分压力。 这沉甸甸的负累,就该由老师一人承担所有吗? 北京昌平区城关学校柏继明校长,一直坚持“散养”老师。 她不要求老师打卡上班,如果有事不用请假,跟别的老师调剂一下就行了。 因此,学校里老师的出勤率特别高。 她不要求老师写教案,做听课记录,完成各种总结心得,搞各种形式主义教育留痕。 因此,学校里老师的工作积极性特别高。 柏校长说:“老师是一个高度自觉的人,我特别愿意让老师把这种自觉性传递给孩子们。” 是的,老师是一个高度自觉的群体。 否则他们不可能通过千百次各级各类的考试,最终站上了神圣的讲台; 也不可能给予学生动力,帮助学生进步,最终改变了学生的命运。 “散养”才是最适合教师的管理之道。 通过弹性上下班,让老师有更多时间去学习充电,回馈给学生更好的教育; 通过宽松的管理,让老师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,在教育教学上有更大的创新。 正如著名教育家李希贵所说的: “要给教育一些闲暇,给教师一些闲暇,只有如此,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出浮躁,走出急功近利。” 保障教师的休息权 才能保障教育的质量 “弹性上下班制”,绝对是利大于弊的。 毕竟给教师减负,本质就是给孩子减负。 全国政协委员、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呼吁: “休息权是一项基本人权,是我国宪法以及劳动法律、法规赋予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,教师的休息权理应得到保障。”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校长曾说: “只有解放教师,才能解放孩子!只有减轻已有的不合理负担,教师给学生的减负才能落到实处。” 第一,要减少种种非教学工作。 各种行政任务,不归学校管的,别让它进校园;不该老师做的,别吩咐老师去做。 第二,要减少各级各类评估、检查、验收、表格、APP等。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乐园,不是搞业绩、充场面的地方,别再让形式主义玷污这一片净土。 第三,要加强课后延时服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合作。 课后服务非常好,但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儿,应该与社会资源深度合作,为孩子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服务。 目前,部分地市先行推进“弹性上下班制”,要想实现全国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。 我们希望,好的教改政策能够落到实处,真正的教师减负能够如期而至。 期盼各地都能尽快落实!新学期,新气象!我们一起加油,冲呀! 版权说明:首发「教师E家」(ID:edu589)。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这里是150万+教师和家长交流、学习、成长的家园,做优秀教师,做优秀家长,助力孩子成长。文章转载授权请关注「教师E家」(ID:edu589)。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