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钢卷吊具 http://www.tzlift.com/gjdj/ 还有一周,就是国庆档了。 目前已有四部真人大片正式定档。 然而,今年的国庆档从一开始就引发了不少争议。 上周,就有不少网友发现: 第一波宣传海报,没有一个女性角色。 紧接着,在定档海报中,总算有了女性身影。 但,从目前定档的四部电影来看,导演全是男性。 除了《平凡英雄》里的李冰冰,主要角色也全部由男演员担纲。 整体来看,这届国庆档「含女量」太低。 数一数,一共几位女性主创 这种情况,并非我国独有。 最近,韩国著名编剧郑瑞景(《分手的决心》《小小姐们》)在采访时的一段发言,被网友疯狂转发。 她指出,韩国大银幕同样被男性演员为主的动作大片霸占,非常缺少女性电影人的参与。 二者的情况,不可谓不相似。 最近,一部新出的韩国电影,便以此为主题。 连续霸占两周的豆瓣口碑榜。 今天,鱼叔就借这部电影聊一聊,女性导演们的困境—— 《致敬》 오마주 《致敬》的主角金智婉,正是一名中年女性导演。 从影十年的她,刚刚拍出了自己的第三部电影。 她悄悄许愿,希望能过20万人次。 然而,就连这么可怜卑微的票房目标,都没能达到。 她的电影遭遇幽灵场。 偌大的影厅里,只有寥寥几人。 投资人骂骂咧咧打来电话,要撤资。 「大婶能拍什么电影,还是做家务吧。」 家人的掣肘,更让她猝不及防。 过去,她全靠丈夫补贴。 如今,丈夫撕破脸皮,不愿白养一个闲人。 「都拍了十年电影了,总该赚点钱了吧。」 儿子虽然听话,却是个妈宝+啃老族。 一面,盼着老妈赚大钱养他。 一面,又不想老妈离开自己去工作。 快二十的小伙子,还必须吃妈妈做的饭。 更年期的到来,亦加重了智婉的焦躁不安。 邻居女人离奇地烧炭自杀,让她开始动摇。 放弃电影,似乎才是最好的选择。 好在,一桩差事让她短暂抽离了情绪。 韩国电影资料馆找上了门,请她修复一部电影。 这是一部1960年的老片,名叫《女法官》。 电影导演洪在媛,是韩国第一批女性导演。 而影片主人公的原型,也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法官。 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。 由于当年删减的缘故,现存版本前言不搭后语。 这就需要智婉,找到被剪掉的胶片,将其重新修复。 她一门心思扎进了这份工作。 并向家里宣布,自己不会再做家务了。 讨不到生活费,索性就从丈夫的钱包里偷。 而在她走访当年的电影主创后,有了意外的收获。 这位导演前辈,与她有着诸多相似之处。 首先,她们都只拍了三部电影。 在媛前辈也曾有雄心壮志,和好友约定,要拍电影拍到花甲之年。 然而,还不到五十岁,她就失去了竞争力。 「别说花甲了,50岁都不到,现场已经没有我的位置了。」 其次,她们都遭到严重的歧视。 据当时的女剪辑师回忆,她们每天工作的第一关,就是挨男同事的责骂。 只要她走进剪辑房,就有人阴阳怪气。 「一大早就有女人进剪辑室,真是晦气。」 再次,她们制作的电影都资金短缺。 电影是一门花钱的工程。 因为投资方的撤资,智婉的第四部电影迟迟无法启动。 而在媛隐退的原因,归根结底也是钱的问题。 她曾在信件里,失落地写下这样一段话。 「世间事不是靠有梦想热情和忍耐心就能做成的。」 《致敬》有点像是一部女性版的《一秒钟》。 两个主人公都是为了一段短短的胶片,而踏上奔波的旅程。 只不过,《一秒钟》关注的是时代伤痕。 而《致敬》聚焦的是两代女导演共同的处境。 电影,从来不止是男性的梦想专属。 有无数的女性,都愿意将电影当做自己的毕生事业。 《日以作夜》 《致敬》中,智婉一直为了寻找胶片奔走,甚至忽视了自己的疾病。 她的子宫里长了肌瘤。 时常大出血,必须立刻进行手术,摘除子宫。 此时的子宫,对她而言不仅毫无用处,而且还成了致命的累赘。 困住女性导演的,真的只是子宫吗? 智婉是一名妻子,是一名母亲,也是一名导演。 然而,身边的亲人,没有将她的导演身份当回事。 只是反复强调她的妻子身份、母亲身份。 无论是儿子、丈夫,还是婆婆,见到金智婉都是一句话。 「快去做饭。」 前一秒,她刚和丈夫儿子放下狠话。 后一秒,婆婆的电话就让她乱了阵脚。 「不管再忙,也得照顾好丈夫和孩子。」 儿子会责怪妈妈不准备饭菜,自己像生活在寄宿家庭,缺少关爱。 丈夫更不给她好脸色,成天怨声载道。 「我都活成什么样了?」 而这一切,都被归罪于智婉头上。 到后来,儿子索性劝她,别再拍电影了。 「和做梦的女人一起生活会变得孤独。」 智婉的遭遇,只是一个缩影。 60年代的韩国,不少女性电影人都是背着孩子拍电影的。 前辈洪在媛,更是隐瞒了自己有女儿的事实。 就连最亲密的伙伴也不曾告诉。 只为了能够避开社会的指责,让自己能继续拍电影。 女导演的艰难不限于年代。 许鞍华从影一生,把电影当作自己的丈夫。 「七十未婚」的标签,仍然大大地贴在她身上。 执导过《大明宫词》《橘子红了》等电视剧的内地导演李少红,曾说过一句话: 「对女人来讲,这真的是一个高危职业,能够坚持下来的很少」 李少红与田壮壮、陈凯歌都是同一届考入北电导演系。 1982年毕业,她与丈夫曾念平结婚。 彼时的她,刚担任了四部剧的副导演,正踌躇满志。 然而,怀孕打乱了她的计划。 为了孩子,她无奈地暂搁事业。 直到1988年,才有机会执导第一部电影《银蛇谋杀案》。 她记得第一次放映完和观众见面,观众都觉得不可思议—— 「没想到导演是一个女的」 母职和梦想,本不该有冲突。 可悲的是,许多女性却不得不面对一道选择题。 女性导演不止是要面临身份的捆绑。 还要面临社会上的偏见与歧视。 一名女性,自当上导演起,就不得不面对无数骂声。 有的被骂出卖色相。 2002年,徐静蕾从演员转型做导演。 第二部作品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,在国外斩获大奖。 有媒体当面发问:「幕后英雄是不是王朔?」 徐静蕾选择高调回应: 「没事儿甭提王朔」 但,相关八卦仍不绝于耳。 也有的被外貌羞辱。 1990年,许鞍华根据自身经历拍摄了电影《客途秋恨》。 没想到,王晶公开吐槽这部电影不赚钱,还说: 「谁要看一个胖女人和她妈的故事?」 好在,王晶后来先下台阶,表示许鞍华是自己最佩服的导演。 后来还主动给许鞍华的电影投资,两人才冰释前嫌。 另外,女导演找投资难,也是业界的常态。 要知道,许鞍华是香港金像奖提名/获奖最多的导演。 13次提名,6次获奖,冠绝影坛。 然而,如此大牌的女导演,拍电影依然很难拉到投资。 2011年,她凭借电影《桃姐》,第四次斩获金像奖最佳导演奖。 男主刘德华,也凭此拿到金像奖、金马奖双影帝。 刘德华此次出演,是为报答许鞍华的知遇之恩,他还为电影投资了2000万。 而许鞍华的一句话,让他心痛。 「我好久没有足够的钱来拍戏了。」 缺钱,是许鞍华从影40年的常态。 她甚至把这句话印上了自己的工作服—— 「钱不够用」 为什么女导演难拿到投资? 表面上看,是因为题材和类型的限制。 有一种观点认为,女性导演的作品「都很文艺」、「很小众」。 比如,智婉修复的《女法官》在补录配音时,就屡屡被吐槽。 「这种电影搞来干嘛?」 而智婉自己的电影,也无疑是小众的。 就连儿子,也不愿捧场。 他这个年纪的孩子,都热衷《复联》,一上映就抢着买票。 其实,这并不能代表所有女性创作者。 相反,它恰恰反映出了一种偏见——女性导演驾驭不了大制作。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女性导演似乎只适合拍摄爱情片、喜剧片或者文艺片这种小制作。 而犯罪片、动作片、战争片、科幻片等,这些需要高成本、大制作的电影,并不适合女性。 可,真的是这样吗? 比如,导演凯瑟琳·毕格罗。 从早年的犯罪动作片《惊爆点》,到后来的战争片《拆弹部队》、反恐片《猎杀本拉登》…… 她拍摄的电影比男人更狂野,比男人更劲爆。 没有足够的数据能够证明,女导演拍摄大片的质量差。 但有足够的数据说明,女导演拍摄大片的机会,太少了。 女导演拍不了超英片吗? 事实是,漫威电影前三个阶段的主角,即初代复仇者联盟,只有一个女成员,黑寡妇。 但,她却一直没有推出单体电影,直到去年的退役纪念版。 DC第一次启用拍摄女性超英电影,还是《神奇女侠》。 导演派蒂·杰金斯不负众望,一举创造了女性导演的全球票房纪录(后来又被贾玲打破)。 她的大获成功,也让更多的女性导演有机会接手商业大制作。 派蒂·杰金斯 国内也一样。 比如,导演胡玫,就以拍「帝剧」著名。 拍摄了《雍正王朝》《汉武大帝》等历史剧。 在豆瓣上,二者评分分别为9.3和9.2分。 再比如,86版《西游记》的导演,杨洁。 操盘一个如此庞大丰富的奇幻题材,她毫不露怯。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情节掌控力,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。 后来的《西游记》IP拍摄了一部又一部。 但最令我们无法忘怀的,仍然是这部30多年前的版本。 这说明,影视剧的题材和类型,从来都不是以性别划分的。 女性导演不仅能够把控大制作,也能处理宏大、硬朗、生猛的电影内容。 并且,女性导演还可以为我们带来,与男性导演完全不同的视角。 如导演黄蜀芹所说: 「我以为的女性电影,就是在人们习惯房间坐南朝北,窗子永远朝南的地方开一扇向东的或向西的窗。这另一扇窗让我们看见不一样的风景。」 长期以来,我们的电影恰恰就缺少了一扇不同角度的窗户。 从而导致银幕上的女性形象却总是片面刻板的。 就像电影《致敬》的最后,智婉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找到了被剪掉的胶片。 这仅仅是一段女人抽烟的镜头。 60年代,女性不被允许在银幕上抽烟。 除非是反面角色。 她们,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蛇蝎荡妇。 韩国电影《下女》 而正面的女性形象,则多是善良温和的家庭主妇。 但,这并非真实的女性。 正如韩国编剧郑瑞景说的。 至今为止,女性角色的特征是「男性喜爱的理想女性」。 「写角色时朴赞郁导演会想把女性角色写得更加帅气,但是相反的是我想把女性角色的不足、缺点显露出来。」 女性不该被圈禁在美丽、善良的标签下。 不可物化,也无需神化。 「女性知道我们自己并不是美丽、善良、惊奇、完美的存在,我们希望在缺点和不足显露出来的状况下被爱。」 多给女性导演一个机会,就是多给电影一个机会。 也就是多给观众一个机会。 让我们能看到,电影更多的可能性。 也能看到,世界更多的可能性。 全文完。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